【戀愛問答】要怎麼判斷伴侶是不是媽寶?

Q:怎麼判斷伴侶是不是媽寶?怎麼區分只是很親密跟媽寶之間的差別?伴侶每天都要跟媽媽講話,財務也有部分是媽媽在掌管,回家的時候就像是消失不會回訊息,有提到未來希望能夠跟媽媽住在同個區域,也希望能夠頻繁回家,我們現在沒有發生什麼實際的衝突,直接討論很奇怪,但我很擔心以後他會變成「我媽說…」掛在嘴巴上,或是當發生婆媳問題時不會幫我擋的人,我跟他討論過我的擔心,對方不大能接受,認為什麼事都還沒發生,我也覺得自己是在為了不知道會不會發生的事情吵架,好像很無理取鬧,但如果是媽寶,該怎麼辦?

坦白說,媽寶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可以去列舉哪些行為是媽寶,哪些行為不是,畢竟每個人跟自己原生家庭的關係都是複雜且多變的。我自己跟我的原生家庭的關係並沒有到很緊密,但我能理解有些家庭可以很親密,連結很強且又同時抱持每個成員的獨立性,所以,很難說哪一個單一行為一出來,啪,就是媽寶——但其實這個定義,也並不是那麼重要。    

因為,媽寶讓人討厭的地方並不是因為這個人跟自己的媽媽感情很好,而是「沒有長大」。

更明確的說法是,沒有學會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把這個責任丟給自己的父母,像是你提到的把我媽說掛在嘴邊,這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孝順,但實際上,是把選擇的責任丟給媽媽,而不願意自己去承擔那個自己選擇的責任與後果。

但無論他把責任丟給媽媽還是丟給爸爸,不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人,通常來講都不會是很好的伴侶,就算他今天是把這個責任丟給他的兄弟姊妹、朋友或伴侶,都一樣。

媽寶之所以常常被點出來說,是因為在大多數人被養育的人生裡,往往會經歷照顧者(通常是媽媽)為自己決定大小事務,為自己處理生活各種事情的時期。我們很習慣媽媽為我們做這些事以及做出這些決定,而媽媽可能因此也習慣了自己要去做這些事、以及認為自己應該要替小孩作這些決定,並承擔這些抉擇的後果。  在傳統漢人家庭的影響下,我們總覺得這個問題只有出現在親子關係上。  

但事實上,一個不願意為自己人生負責的人,無論他跟他媽感情好不好,都一樣不是很適合當代的伴侶生活——好啦,我甚至覺得這樣的人,應該也不是很好的合作對象(在各種層面上)。  那他到底是不是一個能夠自己做出選擇的人,這就要從你跟他的相處中觀察出來,如果是他習慣跟他媽討論,但最後還是自己作決定,或者是他家人的意見只是他詢問意見的一部分,他也會問朋友或是伴侶的意見,最後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那他跟家人感情再好,真的都沒什麼關係。 

— 

針對於問題的回應大概到這邊,下面我要聊一下關於「媽寶」我的整體意見,其實我覺得媽媽很衰,不但被預期要照顧子女與家庭,還常常變成兒女關係失敗的代罪羔羊,但問題從來都不應該是媽媽,而是那個不能為自己負起責任的人。  

無法跟對自己人生乃至於未來負責的人,他們通常不是壞人,很多時候這些人當你沒有必須要一起完成什麼的時候,甚至可能會覺得他們都是溫和的好人。但,一旦開始要合作時就會發現,他們的『人好』與『遇事不決』就會變成壓垮我們理智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戀愛與成立家庭,都是需要大量的合作跟協商,即使他變得不再只聽媽媽的話了,他會不會轉而變成要你替他作決定,要你替他的人生抉擇負責?

這就是跟媽寶談戀愛最可怕的地方,不是他永遠都站在他媽媽那邊,更不是發生婆媳問題他會不會跟你擋,而是當你終於把媽寶從他的媽媽身邊獨立出來了,你變成了他的下一個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