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無渡河,公竟渡河——《亞洲男人的美國生存紀事》

如果陽剛氣概是艘通往「真男人」彼岸的船,那這艘年久經歷無數縫補的船,早已逐漸成為考驗本身,透過這個考驗,讓各種不同類型的男人成為同一種樣子,選擇忽略與忘記自己渡河之時,有些人坐的與你不是同一種破船,是搭著遊艇或直升機,翩然而至。

社會與文化用各種方式強調過河——成為一個男人——的重要性,卻絲毫不在意,這艘破船在航行的過程中,從那些失修的洞口、破損的缺漏,遺棄甚至溺死了多少人。

《亞洲男人的美國生存記事》是一個亞裔美國男人,藉由各種方式尋找陽剛氣概的故事。

本書英文副標為「In Search of My Asian Self」在行文中可以看到,作者的種族認同與作為男性的認同幾乎可以說是完全連結在一起的,在阿力斯.泰森的生命經驗,作為一個男人被評價型塑了他這個人「亞洲」面向,也因此對於自身陽剛氣概的建構也可以說就是自我的建構,在本書——以及在現實社會中的狀態——種族跟性別是共構的。

亞裔男性的陽剛追尋

最好的範例,就是在他追尋的亞洲認同圖像中並未出現「女性」。這並不是說書中沒提到亞洲女人,書中提到許多次「亞洲女人」,但多半作為亞洲男人或是白種人或其他族裔的性或親密關係對象,亞洲女性在本書當中,僅僅作為工具,無論是作為性與親密的工具,或是作為一個驗證,驗證作者最主要的論點:

亞洲男人被認為是不陽剛、不性感的,因此即使是亞洲女性也不會選擇跟亞洲男人交往。

在本書中,美國亞裔男性就是從「陽剛氣概」這條船的缺口中被流出的人,他們的性別氣質被認為是陰柔,他們的身體被認為是不被慾望的,他們必須要更努力,像是書中提到的金先生,努力的健身才能後稍微增加那個航至彼岸的機會。

作者試圖用各種方式來重新尋找亞洲男人的「陽剛」,從打敗麥哲倫的宿霧勇士到鄭和下西洋,從鈴木一郎到林書豪,阿力斯.泰森在尋找「亞洲男人也可以很MAN」的證據,他找到了,也嘗試挑戰了「MAN」的標準,像是從雷金慶對於中國「文和武」不同陽剛氣概類型的研究等。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的「追尋」有一個還算好的結尾,他終於放棄「成為」一個白人男性(或是終於了解這件事的不可得),轉而去追尋其他種不同的男性典範。很可惜的是,這些經驗與反思雖然精彩,但並未對陽剛氣概文化進行更深的顛覆,「亞洲男人也很陽剛」也僅是另一艘渴望渡至彼岸的船。

證明亞洲男人也很陽剛就解決了嗎?

但問題不是船,而是「渡河」。並非陽剛氣概所象徵的一切事物都是壞的,勇敢、善武或是有性吸引力,大多數時候都不是壞事,問題是當這些特質二分為男與女後,連結上男尊女卑的權力關係,將女性所連結的特質定義為負面的,而男人必須努力逃離「像女人」的魔咒,否則就會淪為同樣的地位。

因此位居統治的男性群體得以使用這套系統來貶低在階級或族群上居於弱勢的男性,或是讓他們不停追求由統治階層所定義的陽剛氣概,認為只要「成為男人」就可以解決自己受壓迫的問題,也讓他們與自己相同階級、族群的女人為敵,削減合作的可能

從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不平等的性別體制,永遠都不會只影響到單一性別,也不會只影響到「性別」。性別與族群甚至階級是環環相扣的,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遭受到不平等的對待,更可怕的是,我們可能會樂於複製這樣的不平等,認為這些都是個人可以努力的空間、個人能力的差異。

常有人說男人的世界是充滿競爭的戰場,只要有能者就可以出頭,這種說法是陽剛氣概提供最大的幻想,卻忘了當你坐著破船搖搖晃晃終於「成為男人」時,這世界總有人乘個噴射機先你一步,或甚至一出生就是在那岸上。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讀書心得原本是在我的臉書上。

返回頂端